孩子被吼后,身体将发生5大可怕变化,看完你还敢吼孩子吗?
最近在小区总听到孩子凄惨的哭声,孩子嗓子都哭哑了,非常可怜。好几次我都想报警,心想“这是谁家孩子被虐待了吗?”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也看到让我永远难忘的一幕:妈妈情绪失控,一边拿着衣架打孩子的屁股,一边对着女儿嘶吼:“怎么还是错,啊?怎么还是错!你怎么那么笨啊!”孩子跪在地上,鼻涕和眼泪混作一团,哭得撕心裂肺:“妈妈……我错了我错了……”
我也是个妈妈,看孩子实在太可怜,正准备上前阻拦,哪知妈妈也崩溃大哭,不停扇自己的耳光,期间还不忘吼孩子……妈妈的嘶吼声,跟孩子的哭闹声,环绕在小区,格外刺耳。孩子可怜,家长也可怜。我身边有很多类似的家长,包括我自己,情绪容易失控,经常吼骂孩子,激动了还会动手。放眼望去,吼叫似乎已经成了现今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少了吼叫,反而让家庭教育不那么完整了。但今天看见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开始反思:我们吼孩子有用吗?吼孩子时,孩子在想什么呢?吼叫对孩子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吗?
你越吼,孩子身体越痛
有次深夜,一个大学室友描述过自己曾经被吼的经历,我至今难忘:
“妈妈就像一堆干柴,一点就燃,她每天很规律地要发几次火。我一度被她骂得耳鸣,她语速快且密,我就觉得头脑里面嗡嗡地响,耳朵里面像听不见声音一样,心慌得喘不上气。后来长大了这种现象慢慢就好了,但是这种心慌的感觉我一直记得,非常地难以描述。”父母的吼叫,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难愈的创伤。身体的伤害,也有可能是默不作声的。沉默得越久,心压抑得越疼,孩子越加内向。德国经典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这样描述小企鹅被吼叫的感受:“今天早上,妈妈冲着我大声吼叫,那声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我的肚子飞到大海里,肠胃翻江倒海,(身体非常难受)。”其实,我们的语言暴力跟身体暴力一样,对孩子的肉体、精神都会造成直接伤害。孩子有苦难言,很有可能会形成「躯体化反应」:比如持续性头痛,沉重感,带紧箍咒感,头脑晕晕沉沉,记忆力减退,失眠……难怪资深国际记者周轶君,走遍了世界各地,得到最重要的感慨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因为一旦情绪爆发出来,你后面说再多的道歉都是没有用的,你看他默不作声,其实好多东西都在心里。
你越吼,孩子越没有安全感
曾看过一篇小学生作文,作文这样描述妈妈发脾气的样子:“头发直立,像一根根金光闪闪的黑色针,感觉随时都要扎在你身上。”“脖子伸得老长,像一头正要吃野果子的长颈鹿。”“眼睛最可怕,瞪着你,就像喷出一条条火蛇,要把人烧死。”“那对黑色的眉毛竖起来,像两把剑,好像随时都要刺穿你。”“最可怕就是那张嘴了,现在就像是火山喷发了一样,说出的一句句话,像火焰,能把人烧死……”不敢想象这是孩子对妈妈的描述。可想而知,每次父母发脾气时,在孩子眼里是多么的“丑恶”。这样不愉快的回忆,足以毁掉孩子赖以成长的安全感。敏感、脆弱、过度保护、易怒、易哭,这都是没有安全感孩子的特点。他们的心灵一辈子都在流浪,即使物质上衣食无忧,情感上依然感觉匮乏。他们会想要紧紧地抓住某一个人,然而这往往带来的是失望。这样不健康的情感生活,一定是坎坷的。
心理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不幸,都能从原生家庭里找到答案。想要培养阳光、健康、优秀的孩子,先看看自己的家庭。明代苏士潜在《苏氏家语》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大多是和颜悦色的,至少也是稳定情绪的。但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很少有父母能做到这点。
你越吼,孩子越无能
父母的责骂,真的会降低孩子的智商吗?@静静曾经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之前经常吼孩子,最近我发现我家娃数学题越做越慢,做着题还会发呆,后来才发现他是对数学极度没有自信,题目字数一多就空着,一些很简单的题,他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出来。”孩子,越责骂越无能;父母,孩子越无能越责骂。恶性循环。然而更恐怖的是,孩子会不断学习父母,将吼骂教育延用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在你家里,吼叫可能代代相传,已经成为家族文化的一部分。难怪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这样说:“世界上没有比家庭更需要赞美的地方,也没有比家庭更容易被忽视赞美的地方。当你和我学到赞美他人的原则后,首先就得应用在家庭中。”稳定的情绪与沟通,将是我们教给孩子立足社会最珍贵的第一课。
你越吼,孩子越自卑
樊登在《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里写道:“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人生初见曾在我们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其实我闺女挺优秀的,我总是想让她不管做什么都做到最好,孩子一犯错我就吼,这个毛病总也改不了,导致现在孩子出现了一个毛病,我只要一吼,孩子六年级不吭声,我越吼她越沉默不语……”优秀的孩子,反复被父母打击后,是最容易“精神内耗”的,他们会不断地自我攻击:
“别人5点就起来了,我今天居然10点才起来,真像妈妈说的,我真是没救了。”“别人每天听课学习,我居然在玩手机,妈妈说得对,我果然什么都做不好。”自责、内疚、批判,种种情绪,让孩子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比不上别人。结果在这种情绪下,不仅没学到什么,反而更焦虑了。于是,生活就像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一直在匮乏和焦虑里循环,孩子自然就不愿意说话了……
你越吼,孩子越叛逆
父母经常吼骂孩子,无疑是给未来埋下了一颗邪恶的种子。心理学家默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孩子也很难学到积极的社交方式。一位幼师曾经分享了这样的发现:“幼儿园里喜欢打其他小朋友的孩子,他的父母也一定曾经打过他。孩子颐指气使地跟其他小朋友说话的样子,像极了他父母的样子,就连语气、表情、动作都一模一样。”正应证了那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 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 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 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
父母吼叫孩子,孩子未来也会吼叫父母,吼叫他身边的人,越长大越叛逆。
我们试想,吼叫孩子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吼叫里充满了怨气、抱怨、不满,唯独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少些吼叫,这里提供一些方法。
1. 用低声调批评孩子,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足以见得,音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平时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父母高声责骂孩子,孩子也高声吼骂回去,彼此不服输。有理不在声高,我们这又是何必呢?我们不如尝试低声批评孩子,研究证明:低声调批评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其一,低声沟通,孩子逆反心理也会减弱,更利于沟通;其二,低声沟通,孩子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其三,低声调说话,不容易愤怒,情绪更加理智,以防出口伤人。
2. 情绪上头时,马上暂停,离开孩子
每当我们想要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现在很生气,不能跟你说话。等我平静下来以后,我们好好谈谈。”然后我们可以去自己的房间,或者是阳台,也可以出去逛一逛,总之要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时间,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等自己的情绪稍微平复以后,我们就可以跟孩子沟通了。罗娜·雷纳总结了一个亲子沟通公式:“我的感受是X,因为你做了Y,所以,请你做Z。”比如“我刚刚很生气,因为你没有按照计划写数学作业,而是在玩游戏,所以以后请你按照计划,先把作业写了,再弄其他的。”这样孩子知道:1)我们为什么生气;2)自己哪里做错了;3)也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这才也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3. 使用定时器代替大吼大叫
有研究者发现:我们常常在“转换期”吼叫孩子,“转换期”也就是“孩子要从一个有意思的活动,转换到下一个没意思的活动”,比如从「玩手机」到「写作业」。每到转换期,我们最容易情绪失控。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定时器」来作为停止和开始一个活动的信号。比如设定晚上9:30睡觉的闹钟,或者玩游戏定时15分钟,让孩子习惯「定时器」的存在,心里也会更有界限感。有了「定时器」,等于多了个帮手督促孩子。可能不用我们上场,孩子就自觉转换到下一个阶段了。
4. 父母也需要一个“家庭错题本”
最后的最后,为人父母也是要不断学习的。就好像孩子需要错题本。父母也需要一个家庭错题本,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追踪、总结事情的经过,总结经验。每次情绪失控吼孩子,我们可以试试填一下这个表:
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我们会非常熟悉我们的习惯与反应模式,继而做出改变。能够诚实地看待自己,我们也会更好地控制情绪。
樊登曾说:“孩子被吼后能和你和好的原因,不是你的教育方法多有效,而是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胜过我们爱孩子。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纯天然的东西。”为人父母,我们不能依仗父母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需要学习,也要与时俱进,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我们是怎样的,那孩子就是怎样的。育儿路上,忍不住对孩子大吼时,不妨想想气质专家玛丽·西迪·柯尔辛卡的这句话:“与孩子相处就像跳舞——向前两步,向后一步,暂停,再开始。对舞步越熟悉,你就跳得越轻松。”
懂得后退与暂停,是家庭教育的艺术。
与各位家长共勉。
原文来自:“画啦啦美术小班课”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Emk6sK99oDuiBuOeIRYaQ
转载请注明来源:孩子被吼后,身体将发生5大可怕变化,看完你还敢吼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