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解读(五)假想游戏

    |     2017年4月19日   |   宝贝加油   |     0 条评论   |    2312

我们不会因为老逝而不再游戏;

我们却会因为不再游戏而岁月催老。

——乔治伯纳德·萧

一、 假想游戏概述

假想游戏是一种需要更高认知水平的游戏,一般来说,假想游戏有三种形式:客体代替(如把香蕉当成电话),假想属性归因(假装这个桌子不干净)和虚构客体(这个布娃娃戴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假想游戏最早出现在18~24个月的儿童身上,2岁的儿童对假想游戏就已经有不错的理解,4岁的儿童就可以与他人进行更多社会性的假想游戏,即与他人合作而进行的假想游戏(倪伟,2007)。假想游戏的出现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对于儿童的社会认知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发现,谱系儿童的自发性假想游戏明显少于正常儿童(M.D. Rutherford,2007)。谱系儿童的假想游戏行为数量通过引导后有明显的增加,他们的假想游戏行为与正常儿童相当,其中出现最多的是客体代替假想游戏,但是,他们假想游戏的创新性明显落后于一般儿童(R.P. Hobson,2009)。

关于谱系儿童的假想游戏认知研究,即探究谱系儿童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假想游戏。关于这部分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者认为孤独症儿童不能理解假想游戏的含义,原因在于假想游戏的理解与心智解读能力密切相关,心智解读能力的缺失导致无法理解假想游戏(F.R. Volkmar,2004),但是有些研究者认为谱系儿童可以理解假想游戏的含义,他们的假想游戏行为较少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表现出假想游戏时存在执行功能障碍(王异芳,2004)。

二、 如何进行假想游戏

(一)象征游戏

—在象征性游戏中出现是社会性机会是无限多的。

—对于刚刚开始象征性活动的较小的儿童,应当在环境中使用真实的物体,或与真实生活十分相似的物体。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相似的物体则会抑制想象力。游戏引导师应当对已具备进行更具象征性游戏能力的儿童提供建议和帮助,寻找和制作与儿童游戏兴趣有关的道具和材料。

(二)如何促进象征性游戏

—提供促进社会性交往的玩具和材料(当两个或更多的儿童共同使用这些玩具和材料时,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如电话)

—用语言唤起同伴兴趣(如”火车开过来了,小心啊!“)

—建立合作关系并鼓励轮流进行游戏。

—创造一种在象征性游戏中能够出现相互作用的情境(”谁当收银员,谁当顾客“)

(三)自己假装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吃饭、睡觉)12—16个月 

—为儿童提供简单的家庭用品和材料,做出示范,创造出把日常活动变成“游戏”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开始活动,或者做出示范让儿童模仿。用真实的物品(如茶杯、勺子、碗、枕头、毛巾、梳子、刷子等),任何儿童看见别人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进行早期象征游戏。

(四)能够对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进行假装做什么的游戏;在扮演熟悉的活动时能将简单的图式连接起来(12-18个月)

游戏引导师提供道具,观察儿童用道具做什么,模仿他的行为,用娃娃做一个新行为的示范。

例如:如果儿童将勺子送到娃娃嘴边,引导师可以(用另一个勺子)喂这个娃娃或另一个娃娃吃饭。在儿童重复喂饭的动作几次之后,可以拿来一个碗,先用勺子在里面舀一下,再喂娃娃,或者改用一个杯子喂给娃娃喝水。在使用勺子之外再增加一个碗,儿童就为这一活动图式增加了一个茶杯,则不同的图式替代了原来的图式,而且喂的概念也扩展到一个新的行为。这两种延伸都使儿童能够体验更高水平的思维和行动。

道具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对娃娃或角色采取的行动应当是简单的,使儿童能够更容易将物体联系起来,并且功能性地应用物体。

(五)在扮演活动中使用非真实物体(但与真实的东西相似)的机会增多;能让无生命的物体进行活动(娃娃自己洗脸)18-24个月

随着儿童象征性游戏变得更加投入,游戏引导师找机会用非真实的,但是相似的物体来替代真实的物体。

如:儿童用勺子搅拌,游戏引导师可以用一支蜡笔在自己的碗里搅拌,然后把蜡笔给儿童,看儿童是否想要用蜡笔作为儿童的替代物;用餐巾纸替代娃娃的毯子,或者用积木替代塑料制的面包。

如果儿童注意并且观察成人使用这个替代的物体,他就更能将这个物体联系起来,并且运用想象力,使用真实的物体转变为使用非真实的物体。

(六)游戏时可用物体做更抽象的表演;联合更多图式(用奶瓶喂娃娃,轻轻地拍打他的后背,再放到床上)24-36个月

儿童使用看上去与真实物体不相似的物体作为替代物。(香蕉代替电话,纸筒代替壶盖);

24个月时,这种替代在一个游戏过程中最好只限于1-2次;一块积木代替娃娃的奶瓶,然后把书当作枕头。在游戏中,至少有一种道具应保持使用真实的物体。

可以融入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开始之前,将一种必要的道具拿走,让儿童试着做决定,使用什么来替代勺子、盘子、毛巾等。

(七)在游戏中能够使用虚构的物体,用小玩偶演出各种连续的场景(在房子里、汽车库、飞机场等)36—42个月

现在儿童能够在不用道具的情况下进行角色扮演。假装带上帽子、穿上大衣,假装做什么事情(例如铲土或洗脸),甚至能够假装物体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游戏引导师可以示范或建议一个行动,或者用一个想象的物体假装做事情,来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些物体和行动应当是儿童所熟悉的,应当将这些行动插入由儿童开始的或者有成人示范的戏剧性游戏中。

(八)预先计划好扮演的情境,组织好子在角色扮演中都需要哪些人和东西,戏剧中各种事件相继出现,成为有情节的故事(36-48个月)

儿童已经能够演出一个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完整故事。他们能够与儿童进行相互作用,扮演不同的角。已有相当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积极地计划和演出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儿童不止演出他们所熟悉的事,也会自己编简单的故事。

游戏引导师可以帮助儿童归纳大家的意见,制作和准备道具,以及帮助他们决定要演出某个故事需要什么东西和如何去做。鼓励儿童制定计划、解决问题,以及在角色扮演中包含一个逻辑的顺序。

道具可以包括一些日常用品,加上一些演出故事所需要的不常用物品。一个物品可以有多种用途,一根棍子可以当作勺子或魔杖,一个盘子可以当作帽子或百宝箱。可以用纸、布或任何其他废旧材料制作道具,因为现在儿童已经能够更好地发挥她们的想象力。

能用娃娃进行几种活动或扮演。

创造出虚构的角色。

能够导演两个娃娃的活动,让他们扮演两个相互作用的角色。(42个月以后)

组织其他儿童和道具进行角色扮演。

能够导演三个娃娃的游戏,使他们相互作用(60个月以后)。

能够导演娃娃演戏,每个娃娃扮演一个以上的角色(父亲和医生,女儿和病人)(72个月以后)

一般认为假想游戏训练可分为五个阶段:感知运动游戏期(sensorimotor piay)、功能性游戏激发期(emerging functional play)、功能性游戏定性期(established functional play)、假想游戏激发期(emerging pretend play)和假想游戏定型期(established pretend play)。其中阶段四—假想游戏激发期,包括假想游戏初期和假想与现实的区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五个阶段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原则,不管儿童答对与否,游戏引导师应不断告诉他“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可以把一件东西当做另一件东西,可是就算我们把这件东西当做另一件东西,这件东西还是不会改变。”

文章主要内容来自:

Transdisciplinary Play-Based Intervention 2 Toni Linder《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训练》徐云  柴浩 著

原文参考:原创 2017-02-25 彩虹桥督导戴老师  彩虹桥语言发展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g2NjMzNw==&mid=2651184028&idx=1&sn=ac1ea1dd3ee5c68ed6e48f24824016aa&chksm=80310c12b74685040176fc349826c27db705a27a491944144a1df0416df8364bbd2dc1aa1d9f&mpshare=1&scene=23&srcid=0326EcoRbZ3BVJXkPQ6Uf4A7#rdалександр лобановский классfree sex on cam

转载请注明来源:心智解读(五)假想游戏
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