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培养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     2013年3月16日   |   宝贝加油   |     0 条评论   |    2104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吧自我意识的结构分为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人最先从自己的身体特征、生理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躯体自我”;在此基础上,人与人产生交往关系,于是,人们便从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也就是从自己的社会角色中认识自己,从而形成“社会自我”;人们在对自己生活的成败得失的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以后,在自己心理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精神自我”,以“精神自我”支配自己的一切意识与行动。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发展模式。

孤独症孩子停留在生理自我阶段,难以走向社会自我。鉴别一个孤独症孩子的社会性程度,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是重要的指标,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重要的是在于孩子是否知道“我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意味着什么”。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脑神经的发展为基础的。孤独症儿童脑神经的损伤或发育异常,损害了他们自我意识向前发展的生理基础,所以孤独症儿童社会自我的形成出现严重困难。

让孩子回归正常,突破社会性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启发、培育孩子的自我意识,这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前提。自我意识教育应该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核心与主线。我们启发孩子认识自己的真实意义是:让孩子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和自己的问题,将康复置于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康复走向高级阶段。

如果我们不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意识,就没有触动孩子社会性的根本。一个没有自我觉察、不能自己调节的人,就不是社会人,我们就没有真正成为孩子找到应该属于他们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自闭症孩子培养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回复 取消